同样的保障,为什么你花的保费比别人的多?

白鸽宝 4年前 互联网保险健康保险 2895

缴费期限

是我们投保必会遇到的选项

看似五花八门

其实也就两种缴费方式

趸交、期交

趸交:即一次性缴清全部保费

期交:即分期交清,简单来说就是分多少年来支付保费,并以一年为周期付到期满。具体的期交期限要看保险公司如何设置以及我们如何选择,通常以3年、5年、10年、20年、30年较为常见。

从总保费来看,趸交的金额<期交的金额。就跟我们买房贷款一样,贷款期限越短,需要支付的利息越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趸交就一定更划算。

下面我们说说保障型保险和理财型保险,该如何缴费?

一、保障型保险

虽然两种缴费期限并无优劣之分,但对于保障型产品,小白鸽还是建议我们普通的大众选择更长的期限缴费,其优势对我们更有利:

1.减轻经济压力,资金灵活

保险不是几百块的商品,除非保费预算非常充足,不然一般人都不会一次性甩出那么多钱来交保费,分期付款可以有效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

在预算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拉长缴费年限,把保险产品的保额做的更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现在10万的购买力,与20年后10万块的购买力是有很大差别的。何不把这个钱留在自己手里,进行投资理财或其他用途。

2.前期杠杆率高

杠杆比越高,说明撬动同样保额的保费越少。对于长期人身险来说,一旦出险,保险公司赔付相应的保额,保险合同就终止了,后期的费用当然也就不用交了~~

举个例子

假设一客户购买了50万的重疾险,按30年期限缴费,结果第三年就出险了,经保险公司核查符合保险合同约定,那么他就能获得50万的赔偿,合同终止,后期的保费也不用交了。3年的保费撬动了50万的保额,这个杠杆比相当高。

也许你会问,要是选择了30年交,但是到了第30年才发生风险,那不是亏了?

很简单,要是你确定30年后会发生风险,你等29年后再去买就行了,最划算。

Emmmm······

3.保费豁免

现在许多重疾险会附加投保人豁免或轻症豁免条款,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出现轻症、重疾等约定的情况之后(具体情况视合同条约而定),则后续的保费都不用交了,而保险合同依旧有效。但如果你选择了一次性交完,也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保费豁免这一功能了。

当然这也并不绝对,如果是收入预期不是很稳定的人,建议短期缴费。有钱时先把保费交了,即使未来创业失败了、生意亏本了,也不用担心因交不起保费而失去保障。

二、理财型保险

理财型保险相当于是投资,前期投入的越多,雪球会滚得越大,收益也就会越高。同样的期限内,不一样的本金,最后的收益必然会有所差距。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100万保费,趸交和20年缴费在80岁时相差了将近190万。

100万的本金一次性交清,到了80岁一共有50年的生息期;而20年的缴费方式下,最后一笔保费的生息时间就只有30年。这跟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拿利息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对于理财型的产品,建议在客户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条件下,可以缩短缴费期限。

三、总结

保险缴费期限最简单的原则就是:

1. 保障型的保险——缴费年限越长越好

像意外伤害/残疾、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医疗、住院费用补贴等这一类保障型产品,缴费的年限偏向于长期,可以用较低的保费获取较高的保障。

2. 理财储蓄型的保险——缴费年限越短,账户滚存效果越好

因为要考虑通货膨胀和本金生息,理财型产品偏向于短期。

最后,小白鸽想说一点的是,收入与缴费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缴费年限时,切记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