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正式解除离汉鄂通道管控
在“冬眠”了76天之后
这座城市终于“苏醒”了
国内的疫情也在不断好转
各地复工复产纷纷推进
空旷的街道开始有了烟火气
······
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但我们不能忘记,当灾难降临时,是谁,在背后默默扛下一切。
一、面对疫情:医疗费谁买单
在微博看到一个武汉医生晒出的ICU患者清单,让人触目惊心:
每天平均输2瓶白蛋白,425元/瓶;
每天8瓶丙球蛋白,600元/瓶;
ECMO(人工肺)开机5万元,转一天要2万;
加上其他药物,人力成本,整个疗程共花费73.9575万元。
截至4月6日,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新冠肺炎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达2.15万元。目前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
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结算完以后,个人负担部分将由财政给予补救。
试想,如果国家没有出手,没有医保,那这些医疗费用要拖垮多少家庭呢?
但,万幸的是,我们生在中国。
当灾难来临,你会发现,生死关头,国家会像爸妈一样,拼尽全力拉你一把。
世卫组织专家艾尔沃德曾说“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国得到救治”,而这句话,也代表着越来越多境外同胞的心声。
因为在我们国家,新冠治疗费用是政府兜底的,而在海外,却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
目前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关于新冠肺炎治疗并没有宣布说,治疗免费,而是仅仅对相关检测全免费。
相比于医保,商业医疗保险在美国更普及,因此,即便美国政府不对新冠肺炎提供免费治疗,美国人民也可以用商业医疗保险报销绝大部分费用。
但,那些没有钱购买保险的或者保额不足的人呢?
B站知名up主纽约人郭杰瑞在4月8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是所有美国人都有保险,国会预算办公室说2019年差不多30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保险。
“谁来为治疗埋单?”这是美国的一位新冠肺炎病人,在面临死亡前的最后一句话。
另一个发达国家,英国,针对此次疫情采取的是全民公费医疗体系,虽然是免费治疗、检测,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应收尽收。
而当灾难来临,民众最需要保障的时候英国保险公司却不可思议的想把新冠肺炎有关的一切责任除外!
英国《金融时报》3月31日报道称,英国许多保险公司正在加紧冲刺的是全面梳理保险条款,将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一切责任排除在外,以降低承保风险。
保险的根本意义是保障,除外的话,那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保险行业是如何做的。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截至4月14日,保险行业抗疫专属理赔累计176739件,累计赔付金额3.47亿元。人身险公司累计赔付2.24亿元,财产险公司累计赔付1.23亿元。保险行业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总额达3.76亿元。
2月15日,据数据显示,国内已有35家人身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情况下,将400余款意外险和疾病险责任范围,扩展至包含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的赔付。
在国难的当头,保险行业本就应该发挥优势勇于担当。
而这,也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才有这样的底气和安全感。
二、疫情之下,关于保险
灾难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很多。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不仅是高额的医疗支出,还有死亡。
截止4月17日15:38,国内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为4642,全球累计死亡145060。每个增加的数字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治疗费用也许国家可以负责掏钱,可是死者家属的赡养费谁来负责呢?
答案只有保险。
这次疫情之后,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经济日报更是对2020年开年来的保险业务情况进行了报道。
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而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
2020年前两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只有健康险实现正增长,实现保费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22.1%。
健康险在2月份依然保持较快增速,实现保费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29.2%。
保险在不断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这份数据,你贡献了多少呢?你的第一张保单是买给自己的吗?你的身上有几份保单呢?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根本拿不出钱来买保险,但事实上,越是家庭经济脆弱的人,对保险的需求也越强。
疫情过后的我们,正因为深切的痛过、怕过、无奈过,才逐渐明白健康到底有多珍贵。
而想要保障我们的健康,就必须从一份保障开始,毕竟除了疫情之外,也许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重大疾病,没有了国家的保障,那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每一次的灾难过后,保险都会被一次次的提起,甚至连国家都在倡导保险。
意外和疾病就像随机摇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摇到谁的身上,而生病和意外带来的不仅是心灵和肉体的,还有金钱的。以命相搏不能仅仅靠理想,更要靠现实的保障。
未来还很长,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一份足以保障当下与未来的健康险,无论是于己于家还是于国,以便更好地度过难关。